【國茶地理專訪】櫻花如期開放 大益鏗鏘遠航

近期《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旗下專注中國茶的媒體平台《國茶地理》對大益集團董事長張亞峰、大益集團副總裁曾新生,就大益的歷史與發展進行了深度專訪,媒體從中進一步了解到大益的科技創新、茶人公益、茶道文化等領域,對大益的百年目標充滿期待。今轉發原文與益友們分享,本篇專訪已收錄進《深圳茶事》一書。

大益茶業,前身為雲南勐海茶廠,從1940年創辦至今,一直是中國茶行業的頭部茶企。談茶企,繞不開大益。大益茶基業長青的秘訣是什麼?後吳遠之時代的大益將何去何從?

《中國國家地理•國茶地理》近日對大益茶業集團董事長、總裁張亞峰女士,以及大益茶業集團副總裁曾新生等進行了深入採訪。

新起點:
櫻花如期開放,大益鏗鏘遠航

2023年2月16日,勐海茶廠廠區內的櫻花如期開放;自動化車間內的製茶機器正在快速運轉;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作業,工廠內的廣播不時有大益歌的響起,那是提醒工人們該出去休息做運動了……廠區運營井然有序——這是大益集團前總裁吳遠之先生離開14個月後的大益。

提起大益,就不得不提起吳遠之先生。大益茶業集團的前身是創始於1940年的勐海茶廠,至今已有83年的歷史。

2004年11月,為順應國有企業改制潮流,吳遠之率團隊成功改制勐海茶廠,從此帶領大益集團走上了普洱茶的革新迭代之路,開啟了普洱茶產業發展的新篇章。他是老勐海茶廠精神的傳承人;大益茶業集團的締造者;茶行業科技創新的探索者;大益茶道的創立者;也是茶人公益的踐行者。

大益茶業集團董事長、總裁張亞峰女士

無奈天妒英才,吳遠之先生於2021年12月19日因病驟然離世,這是愛人張亞峰的悲慟,是大益的不幸,也是普洱茶行業乃至中國茶界的巨大損失。

然而,斯人已去,後吳遠之時代的大益將何去何從?這是所有關心大益的人的共同疑問。

一個女人對男人最深沉的愛,莫過於你在時,我願默默在你背後,為你守候;你離開了,我願“巾幗披征衣,含淚承遺志”,以餘生完成他未盡的事業。張亞峰就是這樣的女人,自從吳遠之先生離開後,她擦乾眼淚,第一時間走向幕前。她看起來優雅溫柔,卻步履堅定。按照在她身邊近20年的一位工作人員話講,“張總是一個外柔內剛的人。”

張亞峰默默站在先生吳遠之題字“起點”的石碑旁,飽含深情、堅定穩重、巋然如松。大益的下一個百年,注定是“大益精神”的傳承,也是一場愛的接力。

大益集團前董事長吳遠之題“起點”碑

同時,全體大益人在張亞峰的帶領下,也帶著對吳遠之最深的緬懷和敬意,沿著他定下的方向更加努力探索,立志完成他未竟的事業與心願。

溯源:
傳承百年精神,方得百年榮光

勐海茶廠的改制,改的只是落後的管理,破舊的硬件,寶貴的製茶經驗、製茶人才,以及文化遺跡得以完好保留,這也是這個百年品牌重生的關鍵。

在大益廠區門口,至今還掛著上個世紀“勐海茶廠”的老牌子,旁邊是建廠之初深挖的兩個大水塘,經過改造,成為濕地公園的一部分;半個世紀前的醫務室被用作行政辦公室;當年遺留下來的倉庫繼續儲存普洱茶。大益集團副總裁、勐海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新生表示,大益83年曆史不只是停留在書本上,在精神和物質層面都得到了完美傳承,當年的工人、工廠和消費者都還在。 “就連50年前當時的辦公樓,我們還在用。”;建廠之初的老員工平均年齡93歲,依然生活在廠區,被敬為“鎮廠之寶”……歷史在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間,無聲地訴說著大益人的傳承和實幹精神。

大益最大的特色不僅老房子多,老員工也多。據了解,大益10年以上的老員工有300餘人。目前。這些老員工帶著80後、90後的新一代員工,一起傳承著“大益精神”

大益在前董事長吳遠之的領導下,優秀的製茶經驗和管理人才得以傳承和保留,並且引進了現代先進的製茶人才和管理經驗,經過近20年的積累,這也讓大益能夠走在同行業發展前列,為大益和世界茶企競爭提供了保障。近百年來,諸多普洱茶經典茶品在大益誕生,特別是“生肖茶”系列、“孔雀”系列等每年都在傳承中創新,一直深受茶人喜愛,也是大益穩居“中國茶行業領軍者”地位的基礎。大益先後被評選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並獲得“雲南省政府質量獎”等榮譽。

大益館內榮譽牆

有人說是吳遠之成就了勐海茶廠,他成功引領勐海茶廠改制,為低迷的普洱市場覓得生機;他把普洱茶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茶種,發展為聞名天下的名茶,可謂茶業市場的弄潮兒;20多年來,不管茶業市場如何變幻,始終不變的是,合作商對大益茶的持久青睞,以及茶人們對大益茶的傳唱推崇。這一切應該是一個傳承百年的老茶企應得的榮光,也應該是“始終把產品品質做到極致”企業應得的殊榮。

活力之源:
科技創新,為“領跑”護航

大益一直領跑茶業市場的關鍵,在於它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如今的大益仍在沿著吳遠之先生定下的“科技與創新”之路前進。

“大益集團在繼承傳統優秀製茶技藝的同時,以科研帶動創新,以技術引領發展,將科研成果向全行業輻射,帶動整個行業發展。”張亞峰表示,大益在誕生之初就厚植科技創新沃土,重視人才,僅勐海茶廠就有400多位本科生,加上後來製茶機器人、微生物製茶法等科研成果的落地,引領了普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三代微生物發酵技術的發酵罐

“我們接待室、辦公室可以簡陋一些,但是對科研經費的投資最捨得。”曾新生表示,崇尚“節儉、務實”的大益,錢都花在了刀刃上。

“目前,大益的發酵技術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了, 第四代、第五代已經在研究中。”據大益茶集團的副總裁曾新生介紹,在吳遠之主掌大益期間的2013年,以大益博士後工作站為基礎,大益集團微生物研發中心(大益七號院)就已經成立了。該中心每年可得到大益集團銷售收入3%—8%的研發經費投入。

現場初製茶葉

2014年到2015年,“雲南省普洱茶發酵工程研究中心”、“雲南中檢大益集團茶葉檢測中心”相繼在大益七號院掛牌成立。 2018年,大益集團與中國微生物領域頂級專家合作,鄧子新院士工作站在大益七號院正式揭牌。大益集團也成為中國首家擁有博士後工作站和院士專家工作站的普洱茶企業。

“大益製茶微生物發酵池經過40年,已經形成了穩定的菌群;同時,大益發酵用的一源井的水也是用了大半個世紀,這也是大益茶質量一直穩定的原因。”曾新生表示,大益七號院在2016年5月成功創制“微生物製茶法”,讓普洱熟茶的製作工藝更科學化、規範化。 “目前,深受市場推崇的益原素、茶晶等產品使用的都是大益創制的微生物製茶法(第三代發酵技術)。”曾新生說。

大益布朗山萬畝普洱茶園基地

同時,大益製茶的智能化之路也在飛速發展。 “我們的製茶機器人上崗了,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有利於清潔化生產,提升品質,更加環保節能,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和保證工人的生命安全。”提到去年5月,上線的4台機器人,曾新生如數家珍,“目前,茶產業工業機器人的應用並不廣泛,缺乏專門的供應商,所以機器人都是大益投入重金自主研發,在業內一直領先。”經過幾次技術改進,產品質量進一步大大提升。

大益之魂:
延續百年慈善基因

“一杯大益茶,可飲、可養、可品、可藝、可入道;益己、益人、益家、益國、益天下。”這是吳遠之生前經常與朋友分享的話。勐海茶廠是幸運的,他遇到了一位有家國情懷的企業家;吳遠之先生身體力行傳承著百年慈善文化,於2007年成立大益愛心基金會,延續著勐海茶廠先輩們實業報國的情懷。

茶,有益;茶,有大益。這個“益”字的要義之一是“公益”。吳遠之先生是一名愛心人士,長期以來積極投身公益、奉獻社會。在他的倡導下,大益集團捐資成立了大益愛心基金會,陸續參與並舉辦了多類的愛心公益活動,主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從2007年至今,大益基金會已援建了38所大益希望小學,約兩萬名學生受益,推動了中國社會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

2019年底,疫情發生後,大益全體人員心系湖北,心系武漢,希望能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與疫區共克時艱。大益愛心基金會當即設立1000萬元“逆行天使護佑基金”,同時,大益又捐贈價值160萬元益原素普洱酵飲,馳援武漢。

同時,吳遠之先生將公益與文化結合,身體力行,投入茶道的研究與實踐,致力於茶道學科建設和茶道職業化進程:創大益八式,頌惜茶愛人;連百千高校,成大益茶道;習“潔靜正雅”,修“守真益和”;著書且立說。從《茶道九章》《大益八式》,到《精通普洱》《茶道心理學》,三十多部茶道書籍的出版,四大茶道研究機構的設立,以深厚的情懷,終身奉獻,用心雕琢著美麗的茶道世界,推動了中華茶道走向復興的進程。

如今,在大益館茶聖廳的入口處,厚重的木質屏風上吳遠之先生題的“惜茶愛人”四個大字依然醒目,這也是大益人將繼續傳承的茶道精神。而“潔淨正雅”也是大益愛心基金會現任會長張亞峰女士的微信名,她將堅定地繼續走在吳遠之開創的公益之路上。

大益布朗山萬畝普洱茶園基地

2022年初,張亞峰走訪茶區時發現美麗的茶山上,卻到處是茶農破舊的房屋。 “大益的發展離不開茶農多年的付出,所以我們決定幫他們改善居住條件。”

接著,大益基金立即投資3000萬,實施“大益鄉村振興行動”的計劃,“布朗山267戶茶農一家一套,集中安置,目前兩個基地的首期工程都快完工了。預計今年4、5月份茶農就能搬進去了。屆時,茶農們的居住條件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張亞峰說。

大益人的公益的不僅對外做,偶爾做,而是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和製度,也是流淌在每個大益人血液裡的文化基因。

“公益事業是大益投入精力最多的板塊。”據張亞峰介紹,“為了做好公益,還專門開發了APP。每一個大益人,包括全國各地的大益經銷商,每年都至少需要做20個小時的義工,以自己的行動幫助他人。自2019年實施‘益工社’以來,共6000餘名大益員工和全國各地的大益渠道服務商陸續加入益工社,以益工分社、益工小組為單位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活動,完成20餘萬小時的公益時長,積極傳播茶人公益理念、踐行公益價值。

勐海縣社會扶貧模範、西雙版納州脫貧攻堅獎、扶貧明星企業……各類榮譽放滿了的茶人尊嚴廳,有些牌匾已經過近一個世紀,鏽跡斑斑,這是一份份榮譽,更是大益精神的見證。

新佈局:
大益百年計劃已開啟

大益的定位是百年基業,下一個百年計劃已經開啟。站在衝擊“百年著名龍頭茶企”目標的新起點,大益將如何佈局?

據張亞峰介紹,經過80多年的辛勤耕耘,大益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以普洱茶加工為核心,貫穿科研、種植、生產、營銷與茶文化全產業鏈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佔地面積700多畝的勐海茶廠作為全球最大的單體茶廠,在工藝、技術、設備、管理等多方面始終引領著行業闊步向前。如今的“大益”已發展成為中國茶行業的知名品牌,這是數代大益人用勤勞和智慧嘔心瀝血、開拓進取,一步一步在苦難中鑄成的。

大益館內茶聖陸羽雕像

“距離抵達第一個百年只剩下17年的時間,咫尺之近。對於大益來說,這既是首個百年的衝刺階段,也是夯實下一個百年基礎的起步階段。”張亞峰說,面對下一個百年,我們在茶文化、茶科技和茶產業方面進行了佈局。我們不僅在頂層設計上提出茶產業(大益)、茶文化(大美)、茶公益(大愛)並重的構想;在業務層面也形成了“茶、水、器、道”四大業務板塊穩步推進的局面。茶——傳統茶產品及深加工健康產品如茶晶;水——益原素茶飲料;器——以紫砂器為主的各種茶具;道——茶道文化產品與茶生活方式的推廣。

據介紹,目前大益門店數量全國2100多家,已基本覆蓋了全國重點城市,其中深圳已超百家門店。

2023年2月21日,大益集團2023年度全國渠道服務商會議隆重召開,大益董事長張亞峰在會議上深情講話稱,當下,新冠疫情對行業造成的陰霾已然退去,我們面對的是全新的局面、新的挑戰與新的機遇,“大益在2023年以‘大益紅’打響美好開局,但我們要的不僅是‘開門紅’,更要‘鴻運當頭’,‘益紅到底’!”大益集團、渠道服務商、專營店、益友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共同構築了大益品牌的百年基業。

“文化、科技、公益”是大益精神內涵所在。大益集團董事長張亞峰女士作為勐海茶廠新時代掌舵人,正帶領著大益人沿著吳遠之先生的“探索與創新”精神,繼續肩負起為實現“讓天下人盡享一杯好茶(讓世人享受茶之大益)”的使命,將不遺餘力地繼續努力奮進。

文章取自|大益茶微信公眾號

Scroll to Top